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積極貫徹“十六字”治水思路,堅定不移踐行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突出“補水利網信短板、全力推進強監管”兩個重點,強化“先行先試、項目前期、標準規范、人才隊伍、宣傳培訓”五項措施,守住水利網絡安全底線,加快提升水利網信水平,為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強力驅動...
水旱災害防御是一項復雜的業務管理,涉及較多種類的數據處理和科學決策,業務流程相對緊密,因此需要結合業務形成各自的應用場景,例如監視場景、值班場景,水庫場景等等,通過場景化應用實現對日常業務的深度還原。 整個水旱災害防御體系的用戶是多層級的,包括省、市、縣(區)級不同權限的用戶,系統設計能夠滿足多層級...
現有防汛信息化建設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數據資源,提高信息整合和應用的廣度和深度;理順防汛值班工作流程,充分發揮防汛預警統一指揮調度的各種優勢,提高協同辦事效率和綜合管理水平;實現多部門防汛綜合性能信息共享和信息聯動、措施聯動,為各成員單位在防汛預警指揮調度過程中的協調行動提供有力支撐;從整體上提...
利用防汛抗旱綜合數據資源和預報、調度等業務信息,結合洪災評估標準,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統)、RS(遙感)等先進技術,開發洪災評估系統,實現災前、災中和災后三階段洪災評估功能。
基于水文模型構建適于無資料區域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計算方法,集成多源水文氣象信息、山洪災害調查和分析評價成果以及水利普查等成果,構建山洪災害預報預警機制,并通過豐富的要素關聯將預警直接定位到河段和沿河村莊,實現了預警的精細化分析;基于預估降雨、臨近預報降雨和實測降雨信息,通過暴雨指標預警和洪水分析預...
防汛風險管理系統,以城市防洪防澇、山洪防御、水庫防守、堤防巡查搶險為分析場景,通過實時雨、水情與經驗(或率定)指標閥值對比,提取并向值班界面及省、市、縣三級防汛責任人發送風險預警提醒信息,跟蹤、收集預警落實、應對處置等現場實戰信息,深度挖掘歷史數據及現有信息資源等數據的潛在價值,充分發揮知識經驗對于...
防洪工程數據庫是面向防汛抗旱業務需求,在已有數據基礎上,完成15類工程的數據收集、整理加工、審核入庫,形成可供平臺及各業務系統調用的數據庫。已經收集完成的防洪工程數據可為國家、流域和省市縣級汛抗旱業務應用查詢、會商和決策支持提供基礎數據支持。
旱情監測預警綜合管理平臺是在采用雨水墑情進行旱情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下墊面條件進行旱情的綜合評估,特別是針對區域精準化進行旱情分析、受旱面積評估、水資源量蓄水與耗水分析、水文、氣象、農業數據的共享、旱情分析及展示等方面進行研究,持續滿足抗旱管理的需求,完善現有監測體系和旱情評估系統,提升旱情監測預警水...
基于現有預案方案的體系及模式,通過信息化手段,對預案方案進行全方位管理,提供一套完整的數字化預案管理方案,實現預案模版規范化、預案任務流程化、預案責任明確化、預案資源可視化。突出預案的應用,在系統中可視化地展示各類預案流程的自動分析、啟動提醒、執行等過程,并能實時、直觀的掌控事發現場的第一手資料,以...